朱熹能 -- 永远的大海情怀

朱熹能(1937— ),上海嘉定人,1962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港口及水道建筑专业,当年参军入伍。3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海军建设工作,从海南的南沙、西沙群岛至东北的鸭绿江口,踏遍了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及沿海的主要岛屿,还到欧、亚、非洲几个发展中国家,执行援建任务。曾担任海军后勤部副部长职务,少将军衔,参与并领导了一些军用港口工程的设计、施工工作,发表了多篇研究论文。他把智慧和青春都奉献给了海军建设和海洋开发事业。

为了施展才华,他选择了海

1937年,朱熹能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农民的朴素和勤劳,造就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性。尽管出生在大上海的嘉定区,作为农民的儿子,他还是少有机会领略大上海的风采。但小小的朱熹能并没有放弃对梦想的追求,他喜欢看书,从书中他能了解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从书中他能明白很多大人也不能明白的道理。

嘉定是一个土地肥沃的地方,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幼年的朱熹能目睹人民生活的困境和地主、官僚的恶行,他立志要走出农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帮助父老乡亲。离家不远的那条小河成了朱熹能常去倾诉的地方。父亲 了解自己的儿子,尽管家里很穷,还是坚持送他去读书,起初朱熹能不愿意,因为学费都是父母亲用鸡蛋和粮食抵的,那可是全家人的活命钱啊!但,父亲的固执让他感动了,“儿啊,你就去读吧,家里再穷,也不会差你读书的几个钱。”朱熹能从此走上了求学的道路。开始上学是在私塾,先生的“之乎者也”也让他高兴不已,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渐渐不满足于这些。那个时候,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已经开始发动对国民党军队的大规模反攻。从大人的言谈中,从书中,他开始接触一些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先进思想和理论,这些在少年朱熹能的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随着上海的解放,人民欢欣鼓舞地走上街头庆祝胜利,迎接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少年朱熹能也从私塾转入了正规学校。在一个全新的求学环境里,他明白自己的国家还需要无数人去建设,人民才能真正地摆脱贫困,生活才能真正地好起来。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1957年的秋天,朱熹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华东水利学院,一所以水为特色的高等学府,从此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朱熹能是他们家,也是他们村第一个大学生,高考中了“状元”的消息不胫而走,全村人都为这只农村的“金凤凰”高兴。临行前,父亲只说了句:“别给父老乡亲丢脸。”朱熹能望着满脸泪痕的母亲和父亲,捏着东挪西借的钱买来的车票,踏上了远去的旅程。他知道此行的份量,心中惦念着自己临行前父亲的交代,第一次走出了农门。

朱熹能学的是港口及水道建筑专业,全系有150多人。尽管来自农村,但朱熹能没有表现出农村孩子的胆小和羞涩,和城里的同学一样自信、愉快地接受着教师的教诲,学习着专业知识。他学习上勤奋刻苦,成绩相当优秀,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表现出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中总有他的身影。

1961年的冬天相当寒冷,当时他们专业要搞一个课程设计,由于时间比较紧,他硬是干了两个通宵完成了,并且在全系得了优秀。农民出身的朱熹能以朴实的个性赢得了广大同学、老师的信任。1960年,因各方面表现出色,朱熹能被党组织接纳为党员,并担任了水港系57级团总支书记。在入党的那天,他在日记中写到:生命本身很短暂,如果我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相信我的人生会是灿烂的,这一辈子也是值得的。在担任班干部期间,他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大学学习期间,正赶上3年自然灾害,当时国家许多工程项目因为缺乏资金都停了下来。想着人民生活的贫困,国家经济的落后,朱熹能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大学毕业后选择怎样的职业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才能报效祖国?临近毕业分配的时候,海军来学校招人,朱熹能兴奋不已,他知道自己已有了选择。全系当时有40多人报名参加海军,朱熹能便是其中之一。他想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海军或许会有更好的用武之地,因为我国的海军在当时还属于新的兵种,大规模的建设肯定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海军。幸运的是,他被录取了,从此踏上了戎军的道路,走上了与大海为伴的生涯。

为了海,他奋力地翱翔着

海边出生的他,早已熟悉了大海的声音。但5年的大学生活,对于海,他已经有点陌生了。 

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天,望着迎接他的蓝衣飘飘的军营,他仿佛又听到了海的呼唤。是啊,自己的未来将留在这片辽阔的海域,理想和现实又是如此的接近,他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穿上蓝色的海军军服,走进蓝色的军营,他感到被蓝色溶化了,而自己也慢慢地融入其中。

前3个月,是艰苦的军训,对于一个文弱书生来说,这的确是一件相当艰巨的任务。纵然是农村出来的他,也有一些不适应,但朱熹能愉快地接受了挑战。他想,要搏击在这片辽阔的海域之中,没有坚强的体魄不行,没有昂扬的斗志不行,没有坚定的信念不行。军训中遇到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游泳,要说游泳,对海边出生的他来说,就同吃饭拿筷子一样容易,但训练开始的时候,他才知道情况远非如此。如果游个几百米,对朱熹能来讲不在话下,但军训要求一个人几小时甚至大半天都要泡在海里,的确让人难以忍受。有时候,训练近乎残酷,但他从没退缩过。正是这种锻炼,造就了朱熹能坚忍不拔的性格和在任何环境下都锲而不舍的精神。

军训之后,他才正式走上科技工作的岗位,从此,奔波在祖国的万里海疆。他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设计海军的洞库。接到任务时,他非常兴奋,在大学里所学的东西在这里都有用武之地,他暗自庆幸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军队里的工作都是雷厉风行的,来不得半点拖沓。尽管学有所用,但设计中还是遇到了很多没有学过的知识,为了不影响设计进程,他没日没夜地边学边干,并且进行了很多创新。1962年到1966年的4年间,作为海军工程技术人员,他跑遍了我国北疆的海防线,为我国的海防建设留下了一道又一道亮丽的风景。朱熹能的技术水平和工作精神很快赢得了上级的信任。1966年,他被选派做援外工作,先后到过亚非欧一些国家。他清楚地记得在援外中经历过的一件事情。有一年,他们为一个援助国家修建海港,当时在该援助国家进行考察设计的还有某国皇家考察团。为了展示我们的勘测设计水平,他和同伴们以朴实的生活方式、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被援国的信任,勘测规划方案也被选为最终方案,这的确长了中国人的志气。至今回忆起来,他还津津乐道。在对外援助的风风雨雨5年中,他只回过2趟家,每每想到这里,就充满了对妻子、儿女的愧疚。而他常常用来律己的一句话就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作为工程技术人员,他做了大量海军工程技术研究和试验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设计港口时,经过总结和对比,他认为搞港口规划设计不能是短期行为,应该长远考虑,经过不断研究和借鉴国外的一些设计经验,他在一篇论文中提出了关于海港建设适应期和适用期问题,这样才不会导致浪费,才能让规划设计的港口发挥更好的作用,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国防需求。这篇论文对我国海军建设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多次在部队的论文交流中获奖。此后,他又发表了多篇技术论文,研究我国海港建设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为我国海港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这些论文也多次获奖。该海港的设计和施工工作,他一做就是11年,通过他和同事们的努力,先后进行了多项创新,比如用大沉箱作业,一共使用了近200个,这在当时是使用得最多的。由于使用新的设计和施工方法,使港口的建设工期也缩短了不少,为国家节约了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搞设计和施工是很辛苦的,尤其是施工,很多具体问题都要在现场解决。一次,他在现场解决一个施工难题后,刚和工人们走出来,身后就发生了塌方。他没有因此而懈怠、犹豫过,一如既往地和施工人员摸爬滚打在工地上。这样的事情在施工中难免会发生,但每次他都与死神擦肩而过,事后还常常说:没做出成绩,阎王爷是不会要我的。

作为一名军队的科技工作者,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劳累、不是寂寞,也不是艰辛和经常性地与家人离别,而是因为技术问题,不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南沙礁盘设防工程建设任务,祖国的海疆不能得到有效保卫。南沙群岛的海域里,有230多个岛屿、礁滩和沙洲,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由于南沙距离我国大陆比较远,过去因为我国军事实力所限,不能有效地派驻军队保卫。有些国家公然蔑视我国主权。让人最痛心的是,一些国家的石油公司已在南沙群岛及海域打出石油、气井数百口,每天有上千吨石油从海底涌出流向他国。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朱熹能异常地气愤和焦急。1988年,他到南沙考察,看到一些国家公然在我海域上设立的军事设施,朱熹能真有点沉不气了,他想要是建立一个南沙的海防基地,必然能有效保卫祖国的领海。通过和同事们研究与调查,他认为从技术上讲建立海防基地是可行的,并向上级作了汇报。经过几年的高质量、严要求的建设施工,我国在南沙的第一个海防基地建立了。后来,又在南沙礁盘上建了一些设防工程。至此,南中国海形成了一道有效的屏障,朱熹能也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1992年,朱熹能晋升海军少将,对搞技术出身的朱熹能来说,这是祖国给予他的至高荣 誉,也是祖国对他技术工作的肯定。到1997年光荣退休,他把36年光阴奉献给了我国海军工程建设事业,共和国的将军史上多了一位搞技术出身的将军,河海大学也多了一位杰出的校友。

翱翔中,他拥有大海般胸怀

 

大海边出生的朱熹能,自小就学会了大海的执着和包容,在一生的工作生涯中,他总是用这样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情。

刚到部队参加军训的时候,由于训练艰苦,很多人都受不了,甚至有人还怨天恨地,朱熹能没有,他想人生是一粒种,落地就要生根,既然为了施展自己的才华而来,就要通过努力和付出,把根扎牢。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训练中的任何事情他都坚持做得最好,他知道自己有一些方面肯定不如别人,但通过努力,起码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几个小时,甚至半天的站军姿,他扛过来了;大风大浪中,他战而胜之。战友都笑他是“拼命三郎”。他以笑傲的姿态对待训练中的任何科目,没有逃避,没有退让,有的只是迎头赶上。

在工程设计中,朱熹能也以相当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情。工程设计不是一个人独立作战,而是一个团结协作的过程。人多了,意见也肯定不会完全一致,在面对争论的时候,朱熹能都实事求是地根据调查研究说出自己的观点,错就是错,对就是对,错的他勇于改正,对的他敢于坚持。他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也赢得了同事们的信任,在遇到有争议的时候,同事们都主动征求他的意见。很快,朱熹能在他们设计单位就小有名气了。朱熹能是幸运的,因为通过他的不懈努力,他的工作获得了党和人民的信任,1973年被任命为设计处副处长。至此,他由搞技术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干部的岗位。

对于职位的变化,朱熹能没有觉得什么,唯一感到担心的是自己的经验不足,他想自己从未当过领导,经验不足能不能把工作干好?朱熹能想到了自己的老领导。他谦虚地和同事们交流,向老领导学习、取经,有时候为了解决管理工作中的一些难题,还经常登门拜访他们。他的谦虚态度感染了周围的每一个人。由于工作出色,1983年他被破格提升为正师级干部。当了领导后的朱熹能,与同事相处融洽,对下属没有丝毫架子,技术上过得硬,为人谦虚诚恳,深得领导、同事、下属的信任。通过他的不懈努力和创新性地开展工作,部队和地方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成绩显著,受到通令嘉奖。

岗位变化了,职位提升了,但朱熹能对自己的要求却越来越严。36年的部队生涯,他用6个字作了高度概括:吃苦、忍让、奉献。这是朱熹能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他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说到吃苦,朱熹能举了到南沙去的例子:坐船要半个月,开始的时候还能对着广阔的大海唱唱歌,喊喊号子,真正到风浪到来的时候,人显得那么的渺小。船在波浪中翻 滚起伏,人则是接连呕吐,连苦胆都吐出来了。下船的时候脚浮肿得连路都走不了。到了岛上,吃的是压缩食品,喝的是珊瑚礁中的水,因为缺乏维生素,嘴、脚都烂了。这种苦是常人难以想像的,朱熹能和所有驻守南沙的战士一样抗了过来。说到忍让,朱熹能的泪水就不自觉地在眼眶中打转,大禹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而他是四过家门而不入啊!好几次,都是快到家门口的时候,上级一个电话,他来不及和妻子、儿女说一声再见就又匆匆踏上了征程。36年中,两个小孩出生,他没有一次守候在妻子身边。他把对妻子、儿女的愧疚化作了不断拼搏的力量,为祖国的万里海疆增光添彩。他说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海防建设,没有什么遗憾的。尽管有那么多艰辛,但朱熹能对祖国充满了感激之情,他说:“我赶上了好时候,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了这么多大型的工程建设,这是党和人民给予我的最好待遇。”这就是一名华夏儿女的赤子情怀!

朱熹能做人有他的原则,他说人生要有理想,不能随波逐流。在人生的道路上可以犯错误, 但在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要有自己的立场,一点错误也不能犯。朱熹能出身好,又得到领导的重视,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是各派都要争取的对象。但,正是在这样的做人原则下,朱熹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没有参加任何组织。对待金钱和名利,朱熹能看得很淡。在改革开放中,很多人思想发生了变化,贪污腐败受贿现象时有发生。朱熹能始终行得端,做得正。他承担过很多大型工程的施工,但经济上从来没有任何问题。朱熹能喜欢读哲学书,正是这种爱好,让他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他说从古至今,为自己考虑过多的人,是好的少,坏的多。人不能为钱所困,人不能为利所迷,人不能为名所累。以史为鉴,他于己于人诚诚恳恳,做人做事清清白白。

36年的硕风顶雨,朱熹能以大海般的胸怀,建功立业,无愧于党和人民!

 

海之于河海的情结

朱熹能对母校的热爱,是异乎寻常的。他一直认为,自己今天的成绩,与母校对他的培养分不开。如此之多的恩师,如此之多的谆谆教诲,给他打下了扎实的功底,才使得他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他对学弟、学妹们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大学是人生的重要阶段,不仅要学好技术知识,在学习方面成为尖子,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应该成为尖子,只有这样,大学生活才能真正充实起来。读哲学、伦理方面的书,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他认为大学生应该多读些这方面的书。参加各种活动,他认为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这些活动能锻炼人、提高人、成就人。他觉得大学生应该多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每一个专业都有广阔的天空可以任自己驰骋,只要扎实学习,都会取得成就,有道是天道酬勤。

朱熹能对母校的发展也相当关心。他认为以水利为特色的河海大学,在我国今后的发展中,肯定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学校建三个校区,这为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学校要抓住机遇,不仅要在江苏省设置校区,有条件可以在其他省份设立分校,还例举了美国一些高校分校建设的情况。学校的发展还必须融入社会,为社会服务。过去,河海大学和海军建立了很好的联系,每年都为海军输送大量的毕业生,这些年联系比较少了,彼此的合作也少了。学校应该一如既往地开展和海军的合作,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培养、输送更多、更好的毕业生。

朱熹能常回母校看看,不管他有多忙。母校80年校庆时他来了,华水建院50周年之际,他说一定要回来参加庆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