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海青:南水北调工程中的河海人

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

 ——记工程力学专业1995届本科生校友闫海青


闫海青,1972年生于山西,1995年本科毕业于河海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现为长江设计集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市政与交通院副总工,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负责桥梁工程的设计、咨询和研究工作,先后完成设计并实施的大桥、特大桥桥梁近800座,包括重庆万州长江三桥、云南昆明洪门渡乌江大桥、南水北调中线澧河渡槽等。曾获全国优秀咨询成果奖三等奖、重庆优秀设计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武汉优秀设计二等奖等,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多次获评院先进工作者、先进项目经理、优秀导师等。

在南水北调这项伟大工程中,有上千座跨渠桥梁,肩负着连接渠道两岸的作用。其中,闫海青所在的市政与交通院,负责其中203座桥梁的拆除复建工作,他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为南水北调工程的交通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架桥通渠,工程见证


1999年,是闫海青参加工作的第四年,被调到刚刚成立的市政与交通院后,他的工作从坝工设计转为了桥梁设计。“一开始肯定是不适应的,大概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他坦言,面对这个不甚熟悉的领域,闫海青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主动调整自己。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他很快补齐了桥梁所涉及的力学知识,处理工作也轻车熟路起来。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长1277公里,整个工程涉及上千座桥梁的拆除复建工作,而闫海青带领团队负责其中203座桥梁的建设工作。工程开工时,设计图纸却远落后于现场需求,为此,闫海青带领十多人的团队,赶赴南阳现场,紧锣密鼓地开始工作。按照国家的工程招投标程序,在设计单位的招投标确定之后,施工单位的招投标也应确定,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将图纸拿出来。这样紧张的时间、这样大的工作量,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常常是施工单位在我们办公室坐着,我们做一张出来,审查没问题后,他们就立即开始做”,提及当时的情景,他感慨到,“这也反映了国家对基建的重视,希望老百姓早一点受益,中国速度也体现在其中。”

为了加快工期,闫海青和团队成员经常加班“开夜车”——晚上熬通宵赶图纸,第二天简单休息一下,又迅速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作为团队负责人,他不仅会提前制定整体工作计划表,还会按照人员的专业特点将工作细分下去,安排好每人每天的工作量。在闫海青看来,团队是一个项目成功的关键力量,他充分相信每一位成员的能力,努力在各自位置上发挥着作用。经过这样三个月的高强度现场工作,他们最终满足了施工需要,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市政与交通院工作的二十余年,能够培养一支优秀的团队,是闫海青觉得最幸福的事。当初一起做桥梁复建的成员们已经成为他的老搭档、老朋友,合理安排工作的同时,他也常常去看望员工家属,体谅他们外派工作的不易。成员们也都努力成长着,有的已经成为正高级工程师,到别的岗位建功立业。团队也在不断地接纳新成员,闫海青经常和年轻同志讨论交流,他认为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团队精神就是互相信任,”他说,“在一起共事中能看到这些年轻人的成长,我也很欣慰。”


做一名合格的工程师


在闫海青看来,水利行业的特殊性在于涉及的范围广,任何一项水利工程都需要考虑环境条件、施工条件、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所以,他认为一名合格的工程师不应该只会设计,还要对其他相关专业也非常熟悉,并且能够与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等妥善沟通,这样设计出来的工程才能满足多方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闫海青感受到很多年轻人基本知识很扎实,但对相关专业知之甚少,只能称为一名设计师,却不能成为真正的工程师。“还是要实际接触工程,深入了解整个体系的运转,积极参与各类项目,学会与各行各业的人沟通,我自己也是这样逐渐成熟起来的”,他与我们分享道。直至今日,已经从事水利工作近30年的闫海青,仍然认为自己不能完全算是一名工程师,“还要继续努力”,他谦虚地说。

回顾自己的工作生涯,闫海青认为自己能为国家的水利事业奉献一份力量,能把青春年华交付给如此有意义的工程,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特别是能从开工到竣工,全程参与南水北调工程的桥梁复建,并继续参与引江补汉工程等的桥梁和下穿通道建设,他感到十分骄傲。这份骄傲,来自于他无数个日夜的付出,来自于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更是他在这个岗位默默付出的回报。


河海的青春时光


谈及当初为什么选择学习水利,闫海青坦言是受了从事水利工作的父亲影响。家乡山西缺水,在父亲的影响下,他早早就知晓水利是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机缘巧合下,19岁的闫海青离家万里,独自来到南京,来到河海大学,在清凉山麓的朗朗书声中,度过了本科时光,也许那时的他未曾想过,未来他将把在河海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一项举世瞩目的工程中。

在那个物质条件并不充裕的年代,课余时间闫海青还会做些勤工俭学,从用软件帮助老师画数据网格图,到去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做水力学实验,这些经历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也使他比其他同学多了一份实践的机会,“当我实际接触之后才更清楚地明白其中的知识与原理,对我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在学校里的每一堂课都让闫海青受益匪浅。其中,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力学系王德信老师的课堂,“当时很多课程结束都是定时考试”,他回忆到,“但王老师给我们出了一个题目——‘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中线、西线,哪条线路更好?’,让我们两个星期里围绕这个题目提交一篇论文。”他清楚记得,当时年轻的他认为只能建设中线,但30余年过去,在深入从事南水北调工程工作后,他深刻体会到每条线都有各自的优势,都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必须建设的。但那段思考查阅资料、形成自己观点的经历,仍然是他探求知识过程里的宝贵财富,或许从那时起,他就与南水北调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

毕业多年,闫海青也时常回到母校,“去年我还回了次西康路校区,”他笑着说,“学校的梧桐大道还是老样子。”岁月流转,母校图景仍是当年模样,这何尝不是过去光阴的见证。

如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全面实现通水,给北方人民送去了清泉,而由闫海青参与复建的203座桥梁,也稳稳伫立在工程沿线,沟通两岸,注视着这项世纪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