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武:力材院88级建筑材料专业硕士

                                   从江河湖海到同舟共济
【简介】姚武,男,江苏镇江人,1966年出生,1984年9月进入河海大学(原华东水利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系学习,1988年9月考取建筑材料专业硕士研究生,1991年6月获硕士学位。1991年10月进入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攻读博士学位,1995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工作。1996年11月至1999年2月在香港科技大学做博士后和访问学者,2005年11月至2006年11月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做访问教授。现为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与结构材料研究所所长,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委副主任。兼任中国硅酸盐学会测试技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水利学会混凝土与岩石断裂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室联合会(RILEM)高级会员。迄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6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
                                    江河湖海浪淘沙 锋芒初露
    1984年9月初,怀揣着录取通知书,搭乘接站校车,缓缓驶入绿荫环抱、郁郁葱葱的华水校园。印象中漫天的梧桐,天然成荫,从校正门口一直延伸至西门。以至于夏季烈日炎炎和小雨天,在校园里打伞成了多余。
    由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系是当年新成立的,学校配备了精兵强将,由著名结构专家周氐教授领衔组建了包括建筑、结构、材料、施工等专业方向的师资队伍。那个年代的任课老师不愧为辛勤的园丁。从教案到板书、从习题课到课堂答疑,无不彰显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那时的我们面对新知识,也像饥渴者扑在面包和牛奶上一样,狼吞虎咽、拼命吸吮。工程馆前的草坪是我们讨论问题甚至是争论问题的乐园;图书馆侧的通宵教室是我们临时抱佛脚、考前恶补的自习圣地;而绿茵场则是我们竞技拼搏、挥洒汗水、迸发青春活力的舞台。
    自1984至1991年,在河海大学连续读了四年本科、三年硕士研究生,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拜梁正平教授为师,幸运地成为梁先生的开门弟子。1988年我考取建筑材料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是梁正平教授。初见先生,顿觉如沐春风。先生学问渊博,待人和蔼可亲。与弟子讨论学术问题,总是启发和鼓励,无禁锢思想之虞;讨论实验方案,则高屋建瓴,指明大方向,放手让弟子大胆实践。正是受益于梁先生的启发和信任,使我得以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受到了良好的学术训练,培养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不仅攻克了当时国内本领域研究的瓶颈问题——脆性材料的单轴拉伸全曲线实验,而且让我喜欢上科研这项事业。恩师梁先生是我走上科研道路的领路人和启蒙导师。他的教诲和指导艺术是我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让我受益终生。
    第二件事是聆听徐芝纶教授上的弹性力学课。1989年徐老已是78岁高龄,仍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给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弹性力学。实际上从1984年入学开始,就听说徐老是一代力学宗师,以及他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期间与钱学森同屋的逸闻趣事。但一直无缘见真人。读了研究生,选了弹性力学,原以为可能是徐老的助手来上课,结果,令人欣喜的是徐老精神矍铄地站在讲台上。完全不用教科书,声音洪亮、思路敏捷,复杂的偏微分方程推导信手拈来,板书条理清晰,尽显大师风采,令人叹为观止。徐老在漫长的教书生涯中,正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实践着他笃信的“学无止境,教无止境”,他高尚的精神品质和严谨的治学作风永远激励着我们。
                                     同舟共济扬帆起 勇创辉煌
    1991年10月,离开熟悉的河海校园,跨入了以严谨著称的同济大学,师从吴科如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经过三年零八个月的苦读和磨练,于1995年6月通过了以中国工程院唐明述院士为主席的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工学博士并顺利留校任教。从此,走上了教学和科研的学术道路。
    1996年11月,应香港科技大学土木系李宗津博士邀请,前往从事博士后合作研究。当时的香港科技大学是成立刚5年的研究型大学,但其师资、学术、管理等已跻身亚洲一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该校一流的师资队伍及其忘我的工作热情。一个教职的招聘,是从全球近600名优秀的候选人中通过系、院和学校层层审查和考评中选拔而来,其竞争可谓惨烈。入选者都是来自世界一流大学的佼佼者和幸运者。他们对待科研有着疯狂的热爱,工作至深夜、甚至通宵达旦是常态。与当时国内高校的懒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我的触动可谓震撼。受其影响,使我养成了工作学习至深夜的习惯。
    1999年从香港科技大学回到同济大学后,顺利晋升副教授,并入选教育部首批骨干教师资助计划。2001年又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因工作业绩突出,2003年破格晋升教授职务,并组建智能与结构材料研究所,担任所长至今。
    2005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前往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做为期1年的访问研究。合作者是该校机械与航空系的钟端玲教授,她是国际智能材料研究领域的先驱。美国的学术环境是开放、自由;美国科学家的研究风格是创新、敢为天下先。学术讲座、学术报告、学术讨论等形式的学术交流极其频繁,新的思想或创意极易在头脑风暴中迸发出来,新的知识也顺理成章地被创造出来。回国后,这种多形式的学术交流方式被引入到我负责的研究所学术活动中,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丰富了专业知识,也显著提高了学术水平。现在这种学术交流的方式也移植到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每周一次的“下午茶学术沙龙”,让不同专业方向的教授们增进了了解,强化了交流和合作。
    自走上工作岗位始,长期致力于先进土木工程材料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纤维增强混凝土和机敏混凝土等。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部973 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等资助下,在国内外率先提出了纤维几何混杂增强增韧混凝土的概念,取得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在机敏混凝土的自诊断、自增强、自调节和自修复性能方面取得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将量子隧穿导电机制引入机敏混凝土的等效电路中,提出了具有普适意义的机敏混凝土的导电机理及其模型。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东海大桥、洋山深水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上海地铁隧道的健康监测以及佛子岭水库加固改造工程中。研究成果先后获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
                                     拳拳赤子心 悠悠感恩情
    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那个青春涌动、意气风发的大学时代,渐行渐远,成为我记忆中的一个个美好、珍贵的片段。再次回眸,心中泛起莫名的情愫,回忆中带着展望未来的豪情。
    河海大学最让我们魂牵梦绕的是什么?又是什么在我们身上打上永不磨灭的烙印。我觉得应该是河海近百年来积淀的“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大学精神。这是一代代学子共同的精神家园!
河清海晏民安康,水润万物沁春芳。母校历经百年风雨,已建设成为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府。荣誉属于过去,进取永无止境。值此母校100周年校庆之际,衷心地祝愿:辉煌永续、再上台阶,早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力学与材料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