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长:地学院81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

                          奋斗的人生最美丽
【简介】陈云长,1985年本科毕业于河海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现任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981年,陈云长考入华东水利学院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开始他四年的大学生活。他勤奋好学,低调谦逊,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本科的学习生活中。由于社会对水文地质专业认知度较低,这对刚进入大学的陈云长有不小的冲击,但河海大学的包容、开放深深地影响着他,他很快融入到学校的求知大潮中。“河润万物,海纳百川”这种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他对学校的深厚感情和对水利事业的热爱。
    他利用有限的学习资料,从题目中挖掘自己认为有用的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整合起来,与周围的同学一起讨论,共同品尝知识的甘甜。陈云长至今还保留着当初花费了好几个日夜完成的题集,每每翻开泛黄的笔记,他都感慨万千:“当初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哪怕一天只吃一顿也要省下钱来买学习资料,对知识的渴望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我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知道父母的辛苦,所以一点都不敢松懈。”本科四年,在河海大学获取的扎实理论基础和科学方法,为他日后投身社会和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一份勤勉,一份成就
    大学毕业以后,陈云长分配到现在工作的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一干就是三十年。他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参与或主持完成了百多项各种类型的岩土工程与地质勘察设计工作,包括世界最大抽水蓄能电站广州抽水蓄能电站,国内首先建成并投入运行的给香港、深圳供水的跨流域全封闭专用调水输水系统工程——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全国七大堤防之一的北江大堤达标加固工程等,有效解决了一系列重大复杂技术问题。他先后获得国家级银奖两项、省级一等奖六项,部级二等奖三项。其中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东深供水改造工程两项工程同时入选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暨精品工程”,成为与天安门广场建筑群、国家大剧院、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鸟巢等并列的经典工程。而广东院也因此成为全国唯一一家有两项不同行业的项目同时入选“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
    陈云长长期担任广东水电院地质技术负责人,为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工程经验,尤其是在抽水蓄能电站等大型地下工程和深厚覆盖层软基上兴建大型堤防、闸坝等工程勘察方面有较深入研究和多项创新成果,他纂写有多篇水平高、影响大的论文或专题研究报告。陈云长还是多个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人或审查专家,积极参与各种技术组织和学术活动,担任多个学会、协会的领导职务,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
    如今作为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院长的陈云长,正在谋划着做强、做大设计院的蓝图。在人才辈出的设计研究院,陈云长除了带领大家开拓创新外,还注重凝聚职工的向心力,增强职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以“中国梦”为精神引领,以打造企业文化品牌为目的,充分发挥职工的创新能力,塑造企业精神面貌,使整个研究院呈现出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发展态势。
                                     一份记忆,一份眷恋
    母校即将迎来一百周年校庆,陈云长特地给母校送来祝福:“河,孕育文明;海,凝聚智慧。这是河海大学在为人民幸福、祖国富强而开拓前进的宏伟事业中所起作用的真实写照。回顾河海近百年沧桑历史,自豪感在每一个河海人心中油然而升。河海人用平凡的人生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奠定和造就了河海今日的成就,正在开创着更加辉煌的明天。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河海的每一次进步和超越,都需要全体河海人的努力。虽然我已经离开校园多年,但仍然心系母校的发展,关心母校的一点一滴。希望在校的学弟学妹们能好好的提高自己,好好的爱河海,我们为河海付出的,远远不及河海给予我们的。祝福母校,永远充满活力;祝福坚守在母校教育一线的所有老师,是你们十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成就了今天的河海;祝福河海学子,今日你们以河海为荣,明日河海必会以你们为荣!”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