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师恩,以德育人
【简介】段冰,女,1977年出生,河南南阳人,1996年在河海大学经济法专业本科就读。后考入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经济法学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现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法政学院副教授。
坚守梦想,刻苦求学
段冰从小便十分优秀,一直是父母眼中的好女儿,老师眼中的好学生,邻居眼中的好孩子。在来到河海大学之前,段冰在家乡河南南阳生活读书。从小到大,段冰一直是一个刻苦学习,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她乐于帮助同学,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通过自己的十几年不懈努力,1996年,段冰考入河海大学,成为一名法学院的新生。
大学期间,段冰虚心求学、刻苦认真、吃苦耐劳,工作兢兢业业。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为了扩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她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她不仅能出色地完成上级交予的任务,还组织和开展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她锻炼和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和领导能力,深受同学们和老师的认可。
本科毕业后,段冰曾经到海尔南京分公司的营销部工作了一年,增加了自己的社会阅历。但这一年的工作经历也让段冰认识到自己接下来该走的人生道路,她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心,更加坚定了自己曾经的梦想。于是段冰放弃了工作,重新拿起书本,开始了自己漫长而艰辛的考研之路。
2001年,她考入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专业,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也从此揭开了新的人生篇章。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一晃而过。2004年研究生毕业后,段冰被聘入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法政学院,经过多年教师岗位的辛勤工作,现如今,段冰成为了一名副教授。
育人为先,教之以德
学生时代,段冰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作为一个教书育人的教师,段冰同样是一个好老师。作为一名老师,她的任务是教育好自己的学生,但教育的任务不仅仅只是让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更是要用自己身上的美德来感染自己的学生,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国家的栋梁。
大学时期的教育是使学生准备去胜任某种职业,去精通某一门学科。同时,这种教育更告诉她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去了解别人的思想,如何在别人面前显露自己的思想,如何影响别人,如何与别人达成谅解,如何宽容别人。她能够在任何社会环境安身,她与各阶层人群都有共同的话题,她知道何时表达自己的思想,何时保持沉默,她能够与人交谈,也能够倾听别人意见。
段冰就是这样的一位教师,诲人不倦,她会在上课前做好教学准备,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学生有什么疑问,她总是耐心的解答,只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将来有所进步,有所发展。段冰不但教授学生知识,同时也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段冰不论什么时候总是准时上课,认真完成她的教学计划,这是一种敬业精神;段冰总是向自己的学生传递着法律精神,这是一种爱业的精神;段冰同时在继续的学习着法学知识,这是一种坚持和努力。
当学生有其他的困难的时候,段冰依然热情的给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并且当成自己的困难来解决。对她来说,每一个学生都是当年的自己,会有自己的影子,正如当年的自己接受河海大学的老师的帮助一样,自己现如今做的,正是自己曾经在河海母校中获得的。就像月亮闪耀着太阳的光辉一样,沁人心脾。
不忘师恩,祝福母校
段冰非常感谢母校对她的精心培养,她对母校有着很深厚的感情,毕业后仍关心母校,心系母校的发展。她和各位精心培养她的恩师保持着密切联系。毕业后的她依旧得到了恩师们的关心和帮助,特别是邢鸿飞老师、徐军老师、徐安住等老师。可以这么说,她的成长与恩师的精心栽培和细心周到的关心和帮助密不可分,与法学院密不可分。
段冰积极为母校的学弟学妹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她联系了秦淮区人民检察院作为学院的实习单位,为学弟学妹们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她经常为学弟学妹奔波,为在公证处工作的学弟介绍业务。
她参加了毕业后重返母校的聚会,与同学们再聚首,一起重温母校里的点点滴滴,回忆曾经的美好时光,那些年,那些事,那些温暖的回忆。她深情地回忆道:“还记得学校里的青葱岁月,莘莘学子热情洋溢,绿树红花美不胜收,那是一段奋斗的历史,也是一段甜美的记忆。还记得老师们在讲台上的身姿,恩师们用尽所有的精力为我们传授知识,恩师的谆谆教诲我永记心中!”
学校即将迎来百年校庆,这是母校最重要的日子同时也是所有水之子们的盛会。段冰说:“母校在这一百年的岁月里不断的发展,成为了现在全国知名的院校。当中原因除了学校自身的不断进步,更是离不开众多教职工的辛勤付出和水之子的队伍的发展壮大。现在这个即将开始的新的一百年应该成为母校发展的另一个新阶段,成为一个新的开始。希望母校可以越变越好,这不但是我个人的愿望,也是所有水之子内心的期望!”
(法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