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玮珂,1998年本科就读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2003年硕士就读河海大学战略管理专业,2006年毕业后参与香港高校联盟合作的研究生项目内地招生工作,2014年赴香港科技大学进修第二硕士学位,2015年在香港科技大学担任研究助理,之后创办道生国际学院(香港),主要从事教育培训、文化交流、学术服务、咨询策划等事务。
真诚做人 踏实做事
王玮珂1998年至2002年本科阶段就读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当时因为是调剂,她甚至不知道这个专业具体学什么。入学后才知道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专业是该领域全国排名第一的专业,对学校和专业敬畏又自豪。
在本科学习阶段,她担任团支书、学生会秘书长,经常参加各种活动的组织和策划,一直是个营造气氛的积极份子。特别记得大一刚进学校时,学校举行年级篮球赛,在参与组织赛事之余,主动思考是否去拉点赞助,这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商业思维。起初抱着试试的心态,正好学校2号门新开了家小饭馆,考虑到店面新开张可能需要宣传,于是她直接过去找老板谈合作事宜,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商家提供了从广告文案到传单派发等一条龙的宣传策划和执行方案,最后顺利拿下了600块赞助费的“第一桶金”。当时一个月生活费也就300块左右,所以赞助费还是不小的数额,深受鼓舞。另一件事是大三时,因为她英文一直比较好,记得有一次一个当时很大的国资公司与外方合作伙伴谈判需要半天现场翻译,一个学姐把这活介绍给她,本想着帮忙学姐解决问题,二话没说就去了,结果事后国资公司老总非常认可她的工作,并向她支付了400块的酬劳!当时也是非常意外获得这笔“巨款”,更开心的是在帮助校友解决问题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认可。
王玮珂大三托福考了610,当时满分670,拿到了南加大、科罗拉多州立等几所大学的录取通知和奖学金。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经过一番思考和衡量放弃出国,用两个月时间快速准备,考取了河海大学商学院战略管理方向的研究生。朋友们介绍王玮珂时候,都爱特别补充一句“思维活跃,但也有韧劲”。
2002年本科毕业时合影
在河海七年本科及研究生学习,王玮珂最大的收获是老师和同学情谊。她形容:“河海大学和一般综合性大学不同,具有典型的工科院校的“直男”气质,质朴做人,严谨治学,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师生校友情谊浓厚,交流密切且团结。河海经历,给了我做人真诚、做事踏实的底色。”
突破自我 整装出发
高质量的生命,是时时刻刻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王玮珂的“步步为赢”,其实都是未雨绸缪,她说:“最难的是想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踏出这步后,一切按计划向目标努力!”
从河海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因缘巧合认识了香港科大的一个教授团队,帮助这个团队设计全国宣讲会。这在当时属于开创性的工作,并无先例可循。仅作为应届生的她,通过自己调研分析、设计执行方案,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以确保最好的执行效果。凭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勤奋踏实的工作作风,单枪匹马去全国各地联络高校沟通策划、组织活动,让港校老师觉得“这个小女孩还挺厉害”,于是邀请王玮珂去香港工作,并为她准备了工作签证。面对港校的邀约,王玮珂并没有马上答应,因为此时已是2008年,个性中的“传统与保守”提醒她自己,是时候放弃工作回归家庭,结婚生子。
荣升母亲后,王玮珂并没有停止对职场探索,陆续尝试过在南京市发改委下属的工程咨询中心做工程咨询和在河海大学商学院做国际教育和培训,这两份不同的工作,在别人眼中应该属于体制内“旱涝保收”的好工作。但此时,王玮珂真正的自我再度萌发,之前港校的邀约激发了她想要去香港试试看。
她再次保守的选择申请港科大,以再读一个项目管理的研究生学位的方式去香港。回忆起这个决定,王玮珂说:“先做提升,增强竞争力以及缓冲适应新环境。我当时已经明确,理想的话,我更希望的是创业,而不是在香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因为我更需要弹性自主的时间,工作做好之外还要兼顾照顾小孩。”
让王玮珂感到幸运的是,到了香港,之前招生工作共事的老师,依然对她工作表现印象深刻,主动提出来请她继续负责港校在内地的招生宣传工作!
她当时开心极了!中年换轨道,在新的地方打开新局面,生活和事业从头开始,虽不易但值得,因为强烈感受到个人价值被认可、被肯定,并且可以有无限的空间去施展自己!
王玮珂感慨:“现在看来,最大的感慨是没有白走的路,十年前踏实认真地耕耘,换成十年后‘轻易’获得的事业机会,你付出的结果,终究会在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回到你身边来。”
投身创业 华丽转身
做事情光有热情是不行的,如果没有热情那更是万万不行的,王玮珂就这样带着十二分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创业公司。“刚刚开始做的时候,我更多地把它当成一份带有校友归属感的公益项目。学校、学院委任我为代表时,我只是再次确认了教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是我想要去做的事情,便一口答应!”
港校让王玮珂去帮筹划项目,虽然没有对她提出太多的要求,但并不等于她对自己没有要求:“我有我自己的目标。”所有东西我都会考虑有没有可能在别人对我的要求上再提高一点。一来我觉得是出于他们给我的信任不能辜负,二来这确实是我特别愿意去做的事情,充分的成本、时间投入是必须的。
因为教育本身是慢活,是需要时间积淀才能看到效果的事。太过功利和浮躁,过于看重收益的商业方式,都不能真正的做好教育事业。
从最初只有香港科技大学一个客户,一个项目,王玮珂用了三年时间打磨服务,只求专注专业,高品质输出结果是唯一目标。结果也是非常激励鼓舞人的,公司收到了很好的项目成效和客户认可,扎实的建立起了自己的业务效果和专业实力的口碑。
所有初创企业一样,保障持续充足的现金流,特别是在公司不太成熟的时候非常重要。为解决这个问题,王玮珂会合作一些成熟项目,比如课程设计、培训定制、教育规划和人力咨询等来优化运营成本。期间也让自己有充分时间能够尽快地把教育上面的项目或者产品思考清楚,打磨成熟。
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但凡我接的,我就会很认真去做,做不了的就不接,先把一个模式做踏实了再说,不能降低标准赚快钱。”大概花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公司已经慢慢在业界站住了脚,有了不错的发展。
第三年开始,公司项目从一个拓展到三个项目,客户从一所高校被推荐到香港、泰国、新加坡、美国、英国以及内地更多高校,建立了不同程度联系和合作关系。看到因为自己的协调促成的高校合作,每年安排多达数十场宣讲会,面对上千学生,为送去他们需要的信息、解答他们的问题,看到他们因为不同的选择而受益,再辛苦也觉得充实和成就感。既然选择了前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点亮他人 成就自我
从成都到江苏、深圳、香港……许多城市都留下了王玮珂的足迹,但这并没有给她漂泊的感觉,而是充实的获得感,是朝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和想成为的人那个方向的路上大步向前。
“这一路走来,让我看见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打开了我的眼界和思想,并且一步一步实现了我以前看起来理想化的追求,这个过程的激励感,让我觉得在路上时有身体的辛苦,但心里是被成全满足。”王玮珂如是说。
教育的本质,是人点亮人。王玮珂曾经被很多良师益友“点亮”,获得的启发和帮助,点滴汇聚,让她能有幸白手起家、发挥自己的价值、持续进步。所以她也希望,能继续把这种能量尽可能的传递,微光虽小,足以温暖寒冬;微光再弱,汇聚也能闪耀!本着这个初心,她坚守在教育创业的路上十余年,即使再难的阶段,也从未动摇过一心向前。
经过从零开始的摸索发展,到现在确立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和产品服务,道生国际学院(香港)定位做专注于教育提升及人才发展创新的教育服务平台,始创于香港,立足大湾区,深耕陆港高校,链接海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为机构及个人客户提供增益赋能的教育咨询、课程设计、培训交流、项目管理、技术推广、活动策划等专业的顾问及管理服务。基于工程、科技领域国际领先的优势师资和技术资源,特别聚焦“电子技术”“人工智能”“金融科技”“信息技术”“数据科学”“智能制造””“智慧水务”“科技创新”等相关领域的教育培训及技术解决方案,为“科技中国”贡献力量。这一切的底气来源于优质的师资团队及合作伙伴,包括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清华大学、河海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院校。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公司现已发展成为南京,香港,深圳,广州四地设点、协同办公,灵活及高效地处理各类业务需求的响应和执行等工作开展。未来期待与更多高校、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交流合作!
基于自己的工作,王玮珂和母校的联系一直非常紧密,加之有着天然的人员联络便利,她承担了母校香港校友会的筹备成立,并担任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负责人员联络和活动组织工作,将在香港的一百多位校友收集组织建群,将大家联系起来,代表母校在香港发声和交流。
2019年河海大学香港校友会成立
近年来她尽己所能做了一些她自认为是“小事”的事情:为学弟学妹提供香港乃至海外升学申请指导讲座,接待安排母校访港研学团队活动、促成母校国际资源对接和项目合作、协助母校老师的科研成果转行和产业合作、为母校学弟学妹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和职位机会……
未来,王玮珂希望有能力为母校和校友做更多更有价值的事,更重要的是,做好自己,成为让母校骄傲的校友,在不同地方、不同行业的江湖上都有河海人实干拼搏的传说,让河海精神,滔滔不绝、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