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陆地水文专业1978级校友张建云,非常荣幸今天作为校友代表发言。首先,向我们深爱的母校百十华诞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祝福!向出席大会的领导嘉宾和全体师生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敬意!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此时此刻,我们漫步在熟悉的校园里,时光仿佛瞬间倒流。我们仿佛看到老师们耐心传授知识、同学们如饥似渴学习的课堂,看到同学们在图书馆和教室用书包占座位的样子,看到了水文78级获得团体冠军后在体育场上打出冠军永属水文横幅时的激动场景,也使我们想到了食堂几分钱一份的青菜油渣和2毛钱一份的狮子头,想到了晚自习后到学校门口吃一小碗馄饨或者鸭血粉丝汤的满足感和惬意。这些美好记忆的碎片,构成了我们永不褪色的青春,也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坚实的基石。

此时此刻,站在这里,我内心充满了对母校和各位老师的感激之情。我在河海校园学习生活了7年。是老师们不辞劳苦的耐心传教,使我学到了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这为我40多年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论在国外求学,还是在水利部做洪水预报调度以及主持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设计和建设,还是到南京水科院做科学研究和管理,是母校的“艰苦朴素、实事求是、严格要求、勇于探索”的河海精神,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也正是这种精神,一直激励我在水文基础理论研究、流域水资源管理、洪水预报及防洪抗旱减灾、水利信息化、气候变化影响及其应对与适应等方面,瞄准学科国际前沿、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不断探索,深入研究,求实创新,解决工程和管理中的一个个具体问题,为国家水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在这里,我要对母校和所有教育我、关心我、支持的老师、领导、同事和朋友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此时此刻,站在这里,目睹母校的盛世华章,我心中充满自豪和感动。从1915年“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的救国初心,到今天迈向“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的强国之志,百十年来,母校的脉搏始终与国家的命运一起跳动。这是一条“治水救国、治水报国、治水兴国、治水强国”的奋进之路。每一份科研成果,每一项技术突破,都是河海人献给这个时代最漂亮的答卷。百十年来,河海大学始终与国家水利事业同频共振,始终秉承“兴学育才、治水兴邦”的重要使命。我国是世界上水问题最为复杂的国家,变化环境下新老水问题交织。从江河湖海的治理,到国家重大战略工程的实施,从三峡工程的建设运行,到“南水北调工程”的伟大实践,从流域水资源管理,到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前沿研究,处处都有河海人的智慧与担当。一代代河海人立于水利创新之潮头,守江河之安澜、护国泰之民安。我们为母校骄傲,我们也为身为这辉煌篇章中的一页而自豪!

此时此刻,站在这里,我也想借此机会,对在校的青年学弟学妹们说几句话:你们是河海的未来,也是国家的希望。希望你们珍惜韶华,笃学不倦,即要遥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在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砺自我,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复兴之伟大事业,以家国情怀激励对水利创新发展的追求。选择水利,治水兴邦,终生无悔,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各位亲爱的老师,各位领导,各位校友,百十载风雨兼程,母校以治水兴邦之志铸就辉煌;新征程继往开来,愿我们携手并肩,共同助力河海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特色大学的征途中,行稳致远、再创新的辉煌!
最后,衷心祝愿母校河海大学桃李芬芳满天下,基业长青谱华章!
祝愿我们敬爱的老师们,身体安康,家庭幸福!
祝愿我们所有的校友和同学们,前程似锦,人生辉煌!

